顯示具有 淨土大經解演義 237-250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淨土大經解演義 237-250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9年8月25日 星期日

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四八集)


「又逮者,追也。據《會疏》意,令聞名人,即時得諸三昧,故言皆悉逮得」。這個意思也好,這追是什麼?趕上了,勇猛精進他追上來了。讓聞彌陀名號的這些人,名號功德確實不可思議。我們這個世間聞名號的人多,很多,念佛的人多,聞名的人比念佛的人更多。有很多聞名,你問他曉不曉得阿彌陀佛?曉得。他念不念?他不念。阿彌陀佛什麼意思都不知道了,他說那是宗教、那是迷信。念阿彌陀佛能得好處,得什麼好處?他沒見到。可是他阿賴耶識裡頭有沒有淨宗的善根?有。這一生當中不成熟,有來生後世,遇到緣的話這個善根會增長。換句話說,我們每個善根成熟的人,這一生當中決定往生的人,都是過去無量劫以前也跟他們一樣,都是這麼走過來的。所以我們對這些人也祝福他們,要稱讚他們;不能輕視,不能小看他們。明白這個道理,我們在一切時、一切處幫助阿彌陀佛宣揚德號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四八集)  2011/1/22




 
 
我們在一切時、一切處幫助阿彌陀佛宣揚德號。差不多也是在十年前吧,我在香港講經,有一天在路上我坐在車裡,看到馬路上的行人穿上這襯衫、T恤,上面印的是奇奇怪怪的花紋。我這一想穿這種衣服到處走,為什麼不穿衣服印上阿彌陀佛?讓大家不都種了善根嗎?我這一提倡,果然就有人印,還有人印上經文的,甚至於還有人把佛像印上去的。我說佛像印上就不太好,衣服流汗再要去洗,不太恭敬,寫名號就可以了,用阿彌陀佛名號就可以了。這是什麼?這就是讓一切沒有接觸到佛法的人,或者對佛法有深重誤會的人,讓他一歷眼根永為道種。我們走在路上是也能念佛,不要太大聲,太大聲很耗力氣,不費力氣小聲念,從我們身邊走過的人,他能聽見我們在念佛。還有一種方便,現在有念佛機,很多人身上帶著念佛機,到處都聽到佛號,真的冥陽兩利,令許許多多眾生得聞彌陀名號,肯定他得殊勝法益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四八集)  2011/1/22




 
 
  我們為什麼一定不念本師釋迦牟尼佛,偏念阿彌陀佛?本師釋迦牟尼佛叫我們念阿彌陀佛,你聽不聽話?有聽話的、有不聽話的,我見過。早年我在香港講經,有一位法師他就是念本師釋迦牟尼佛,他不念阿彌陀佛。他問我們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?我說釋迦牟尼佛叫我念阿彌陀佛,我就念阿彌陀佛。他不聽釋迦牟尼佛的話,他要念釋迦牟尼佛,可不可以?當然可以。只要你一心專念,念到一心不亂,你要是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阿彌陀佛也會來接引你。同樣一個道理,經也是如此,念這部《無量壽經》,就是念一切諸佛所說的一切經,一即一切。如果我們在這兩句話裡面聽懂了,聽明白了,從此之後死心塌地,什麼都不要了可不可以?可以。有人這麼幹嗎?有。你要問哪一個人?蓮池大師,我們淨土宗第八代的祖師,明朝末年人。他老人家明白之後說了一句話,「三藏十二部,讓給別人悟」,不再搞了,把那部《大藏經》放下,就一部《阿彌陀經》,他是專念《阿彌陀經》。八萬四千行,這是行門,念佛的方法,八萬四千方法,他只修念佛法門。哪個人喜歡,自己去修。他不幹了,他完全放下了,一本《阿彌陀經》,一句阿彌陀佛,他成為一代祖師,也是通宗通教,顯密圓融,到最後徹底放下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四八集)  2011/1/22




 
 
中國古人所講「近朱則赤,近墨則黑」,你接近哪個境界,你會受這個境界的感染,凡夫。只有菩薩才不受感染,凡夫是決定受感染的。學習的環境就非常重要,所以從前修行人把道場建立在山上,人跡罕至之處,它清淨,沒人去,自己也不下山,保護自己的清淨心,不被外面環境所污染。現在難了,太難太難了,為什麼?山上建的道場,像在中國五台山、峨嵋山這些名山,現在纜車可以進去,你看多方便,遊客就很多很多了。寺廟裡有電視,全世界幾乎這些頻道都能收得到,道人不出山他天天知道天下事,他的心會不受感染嗎?就不可能。這些東西,說真話這是魔道,不是聖賢之道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四八集)  2011/1/22




 

「《文殊般若經》云: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,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。」禮念阿彌陀佛,於中國佛門農曆年,一般道場都拜萬佛懺,做這個法會。萬佛懺大概至少都要十天到半個月,這個法會才能做圓滿,就拜萬佛!我們想想,是拜萬佛好,還是專拜阿彌陀佛好?我相信諸位心裡就很清楚,拜萬佛好像給一萬多尊佛結了緣,你的心念是散亂的;如果這半個月一天拜三千拜阿彌陀佛,你的心是專一的,不是散亂的,而是一心不亂,這個功德就不可思議。一般人一天三千拜他很辛苦,如果果然能夠堅持,他拜個三天、五天就會很輕鬆。這兩種法會的方法都是非常殊勝,可是功德不相同。修福德呢?福德也不相同,功德、福德都在存心,你心地要清淨專一,功德大,福德也大;心地要是散亂,只有福德,沒有功德。而且福德也不如一心拜阿彌陀佛的功德大,這個道理我們不能不懂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四八集)  2011/1/22




 

念佛人是世出世間第一個大福報的人。你在這個世界上擁有千億萬的財產,億億萬的財產,沒用,死了帶不去。「阿彌陀佛」,你死了以後就到西方極樂世界作佛去,你說哪樣能比?在這個世界上你做大梵天王,做摩醯首羅天王,死了還要搞輪迴出不了六道。再高的地位,再高的權勢,再大的財富,沒用,人何必為這個去奔波,去自找苦吃?生活在這世間很簡單,一般人一天三餐飯,一件衣服可以穿二、三十年,你還操什麼心?蓋個小茅蓬可以遮蔽風雨,多自在!那叫幸福美滿。無憂無慮,無牽無掛,逍遙自在,老實念佛求生淨土,天上人間第一等大福報。在這個世間一生於人無爭,於世無求,你說你多快樂。這樣的人,中國古人講「人到無求品自高」,世間人稱你為高人,高在哪裡?高在無求、無爭。別人爭,我讓他;別人求,我不求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四八集)  2011/1/22

 


 

聖人真實教誨,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,你才會有成就,你才真正找到永遠解脫六道輪迴的門路。這個門路是八萬四千門路裡頭最殊勝的,通暢無阻,人人都能夠行得通。其他道路有,有相當艱難,沒有智慧、沒有能力你通不過。這個門路,阿彌陀佛在前面帶著我們走,只要跟定阿彌陀佛決定不會迷失方向,不會迷入歧途。所以凡夫修行成佛,最穩當的法門,最容易的法門,最簡單的法門,最可靠的法門,也是最快速的法門,而且成就最高的法門,你遇到了。你要把這些話真聽懂了,你這一生就沒白過,決定得生淨土,親近阿彌陀佛。今天我們在此地一會,若干年後我們在極樂世界再會,我們互相尊重、互相敬愛,如同父子兄弟姊妹。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我們的老師,我們的關係全變成同學,極樂世界修學的環境無比殊勝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四八集)  2011/1/22

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四一集)

 

那我們看看現前的社會,大家只重視福,慧不重視,這就出了問題。其實慧比福更重要,有福沒有慧,他就造惡業。惡業所感召的,在自己是災難,這個災難就是病苦、憂慮、操心;對居住的環境,那就所謂是天災人禍,現在我們說這句話,我相信每個同學感觸都非常深。我們看看新聞,看看傳媒報導,全世界各地每天不知道發生多少起的災難,頻率不斷在上升,災害每天都在加重,所以居住在地球上的人可以說每個人沒有安全感,憂心忡忡,苦不堪言。這是什麼?沒智慧。沒有智慧,那個福報就不是真的福報,有智慧的福報,這福報是真實受用。沒有智慧,福報小的,還不造重業,雖然這一生苦,來生可能不墮三途。如果沒有智慧,福報大的,來生不墮三途,那很少很少,為什麼?他很容易造重業。業報裡頭,最可怕的是對一切眾生無故的傷害他,這個罪就重。古今中外文獻記載的非常之多,問題是我們看到了要相信,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提高高度的警覺心,斷惡修善,改邪歸正,端正心態,這比什麼都重要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四一集)  2011/1/19

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四0集)

 
無論在什麼地方,有人假藉我的名義去化緣,去建寺廟,跟諸位說,那都是假的,都不是真的,他說是我說的,我沒有說這個話。他們自己要建寺廟、要建道場,來告訴我,我能說不好嗎?我一定點頭:好,難得!這個不是我叫他做的,不是我贊助他。他就拿著這個名義到外面去化緣了,那你們就上當了,你們就沒有把事實真相搞清楚,你們聽經也沒有聽清楚。建寺廟容易,建來幹什麼?我年輕的時候學經教,老師常說「有廟無道,不能興教」,廟蓋得再大,沒有真正修行人,沒有真正傳法的人,對於佛教沒有絲毫幫助,這個錢花得太冤枉了。你們大家供養我的錢財,我收入也不少,要蓋大道場沒問題,能成就,沒做。李老師叫我學印光大師,送我一部《印光大師文鈔》,那個時候是正續兩篇四冊。我看過之後,知道老人一生修法布施,他把四眾的供養這些錢,拿來建了個印刷廠,做佛經、善書流通。在蘇州報國寺裡面建立一個弘化社,自己印書,印送佛經跟善書,儒釋道的東西他都印,修法布施。那個時候社會也有些災難,像水災、旱災,老和尚在印經款項裡面撥出一點去賑災。一生就做一樁事情,修法布施。我覺得好,沒有流弊,所以我就學他老人家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四0集)  2011/1/18



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三七集)

 
今天這個社會,一切也講到藝術,高等藝術,其實用藝術來表法,幾千年前佛教裡就很盛行。佛門裡面供奉的這些佛菩薩形像,鬼神的形像,它不是迷信,不是拜那些,那搞錯了。但是現在真的是迷信,現在大家對意思不懂。古時候不是的,它是教學的工具,用教育的名詞,叫教具。譬如供佛像,用這個佛像提醒你自己,否則的話,你忘掉,你很健忘。看到佛像,佛像代表自性,換句話說,代表本善,本性本善,它代表這個。所有的佛像是代表性德,菩薩像代表修德,修因證果,菩薩修因,佛是果,是時時刻刻提醒這個。觀音菩薩是你拜它的嗎?你求它保佑,錯了,它怎麼會保佑你?「泥菩薩過河,自身難保」,它怎麼保佑你?你看到觀音菩薩就想到大慈大悲,這就是它教你,你要用大慈大悲心對待一切眾生,它提醒你這個,沒有這個像,常常忘掉。地藏菩薩代表孝順父母、尊師重道,你看到,自己就想到,是這個意思。所以它真管用,時時刻刻在提醒你。如果有個人天天在那教你,你嫌他囉嗦,你討厭他,塑一尊這麼好的像,藝術東西擺在那裡提醒你,你很歡喜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三七集)  2011/1/4



 
 
 
  我們見到像頂禮是向誰頂禮?向自性清淨心頂禮,向大慈大悲頂禮,向孝敬頂禮,是這個意思,一切恭敬。你要是沒有這個感受,你那個磕頭是白磕了,因為你那是搞迷信。所以真的,佛法無人說,雖智莫能解。你真正了解它,寺廟裡逛一圈,你就得很大受用,你就受教育。你看點燈,佛門點燈一定要點蠟燭、點油燈,不能點電燈。現在很多用電燈來代替,錯了,它不能表法。油燈跟蠟燭是燃燒自己、照耀別人,它取這個意思。犧牲奉獻,捨己為人,你看這個就想到這一點,天天在提醒你。燃一支香,香代表信香,講白一點,人對於一切眾生要講信用,不能騙人,香代表這個意思,代表誠信。香深的意思代表戒定慧,叫戒定真香,看到香、聞到香,就要知道修戒定慧。這是佛法修學的總綱領、總原則,這不能不知道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三七集)  2011/1/4

 


 
 
生財有大道,不能勉強。你命裡有財,命裡財從哪來的?前世修的,前世要沒有修,這一世就沒有;你前世修得多,你就發大財,前世修得少,你生活能過得去,平平安安,都是過去世修的。現在你繼續再修,它就提升。如果用不正當的手段你也能得到,那個得到什麼?命中所有的。譬如你的財富是一百年的財富,你的壽命有一百年,一百年的財富用不正當的手段把它一下提出來,五十年就花掉,你的壽命五十年就死了,你要把生命的代價付出去,這個要懂。所以得大財富不是一個好事情,你把你後面,像銀行存款全提出來,花光就沒有了,這不能不知道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三七集)  2011/1/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