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3月20日 星期五

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三七二集) A


我們曉得甘露頂法就是比喻這部《無量壽經》。《無量壽經》我們用真誠心、恭敬心,從頭到尾念一遍,那就是阿彌陀佛、十方一切諸佛如來以智水灌頂一次。你一天念一遍就接受一次灌頂,早晚各念一遍,你早晚都接受諸佛如來的灌頂。這是真灌頂,這不是形式,這是實質,我們不能不知道。我們不是接受上師灌頂、活佛灌頂,我們是接受阿彌陀佛、十方如來灌頂。一定要珍惜這個因緣,別錯過了。如果是自己的體力衰,或者年歲大了,《無量壽經》太長,不能完全讀誦,那就用我們淨宗朝暮課誦的辦法,你早晨就念第六品,「四十八願」;晚課念三十二到三十七品,也是彌陀、諸佛給你灌頂。也可以用小本《阿彌陀經》來代替,早晨念一遍,晚上念一遍,都是如來替你灌頂。你自己不知道,臨命終時佛來接引你往生,你自己都不知道你那個福報從哪來的。每天接受諸佛灌頂,佛知道,你不知道,你今天明白你就知道了。一定要珍惜,一定不能空過。誦經、念佛、禮佛是我們的日常功課,一定要每天堅持,不能間斷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三七二集)  2011/4/12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02-039-0372


 

 
 
「《大日經疏》曰:今如來法王亦復如是。」菩薩,等覺菩薩受妙覺的果位,妙覺就是究竟果佛,也有這種禮節,如來法王亦復如是。「為令佛種不斷故,以甘露法水而灌佛子之頂,令佛種永不斷故」。佛門弟子無論是出家、是在家,一定要常常想著一樁事情,那就是續佛慧命,正法久住。靠誰?靠自己。絕不能把這個事情推給別人,推給別人你會失望。實在講,就是因為這些事情自己客氣,不敢承當,都推給別人,讓佛法在這個世間滅了。個個都謙虛,我不行,我沒有智慧、沒有德行,我怎麼敢當這種大責任?人人都推,最後佛法滅了。為什麼要直下承當,不能推給別人?佛在大經上講多少次,「一切眾生本來是佛」;換句話說,你本來是佛,你為什麼不敢承當?你本來成佛,只是你現在一時迷惑,起了無明煩惱,迷失了自性,並不是真正失掉。佛菩薩看得清楚,你道道地地是一尊佛。所以諸佛菩薩是希望我們個個人都能直下承當。承當過之後就得認真修學,每天認真的學習經教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三七二集)  2011/4/12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02-039-0372


 

 
 
心是佛心,佛是什麼心?淨業三福裡面前面兩句那是根,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」,這就是佛的心。父母擴大了,師長的意思也擴大了,《菩薩戒經》裡面說,「一切男子是我父,一切女人是我母」,這個孝就遍法界虛空界。孝親如是,尊師亦如是,一切眾生皆是如來,一切眾生本來是佛,我們要不要尊敬、要不要孝敬?戒經上佛說,一切眾生都是自己的過去父母、未來諸佛。一切眾生跟我們就是這樣的關係,能不孝、能不敬嗎?真正有孝敬,所有一切功德就圓滿,無量無邊的德行都是從孝敬裡面生出來的,孝敬是大根大本,不能不知道。我們今天所犯的一切錯誤,確實把孝丟掉了,敬也沒有了。這一般講什麼?心壞了,不是孝心、不是敬心、不是真誠心。所以學聖賢之道、學佛菩薩總是格格不入,讀經多年不明其義,聽教多年不能開悟,原因都在此地,把孝敬丟掉了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三七二集)  2011/4/12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02-039-0372

 


 
 
世出世間法,祖師大德都教導我們要從根本修,根本就是淨業三福,三條十一句。不但是淨宗,整個佛法都建立在這個基礎上,我們沒有這個根,你當然學不會。我們對人沒有慈悲心,不懂得十善業,淨業三福頭一條教給我們的,一句都沒做到。所以多少人說我們學佛是假的不是真的,不是沒有道理,你沒有根。

  第一福是人天的根,你想想這個多重要,這個根沒有就不能做人。這一生僥倖得個人身,來生決定得不到,沒有具備做人的條件。做人的條件就是第一福,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,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」,這做人的根,這四句做到你不失人身。第二條是二乘根,聲聞、緣覺,要做不到的話,聲聞、緣覺他得不到。第三條是大乘的根。第二條必定有第一條,第三條必定有前面兩條,他才能上得去,沒有前面兩條上不去。佛說得很清楚,這三條他老人家講,「三世諸佛淨業正因」,三世是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三世諸佛淨業正因。換句話說,過去修行成佛的、現在修行成佛的、未來修行成佛的都不能違背這三條,違背這三條你的根沒有了,你怎麼能成就?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三七二集)  2011/4/12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02-039-0372

  


 

修行最重要是心,清淨心、平等心、覺心。清淨是一絲毫都不染著。一定要曉得,「天下本無事,庸人自擾之」。庸人是什麼?迷惑、顛倒,自己找煩惱,自生煩惱。沒有煩惱,煩惱在哪裡?你認真去找,最後肯定是覓煩惱而不可得。所以煩惱是假的,它不是真的,真的你會找到它,假的找不到。一時迷惑而造成的,覺悟就沒有了。保持清淨心,保持本來沒有事情的心,你心裡頭本來沒事,不要去攀緣,不要去攬事。用清淨心念佛,一念相應一念佛,念念相應念念佛,這是大事,這是最重要的事,其他的全都給放下。古人告訴我們,「知事多時煩惱多」,告訴我們別多事,多事你心不清淨,你清淨心失掉了。清淨心是佛心,染污的心是輪迴心。也不必認識很多人,一切人與事用平常心對待。平常心是真心,平是平等,常是永恆不變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三七二集)  2011/4/12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02-039-0372




 
 
守住戒律,守住倫常道德,中國傳統的倫常道德都在佛法戒律之中。要修忍辱,什麼都要忍。大乘教裡面佛告訴我們布施,這三種布施修福、修德,忍辱能夠保持你的福德而不失去。大家都聽過佛法裡面常說「火燒功德林」,火是什麼?煩惱、怨恨、瞋恚,這個念頭一生起來,功德就沒有了。功德是什麼?是戒定慧,就沒有了。

功德很不容易修,一心常住戒定慧中,功德才能夠增長;戒定慧失去,功德非常非常不容易成就,這樁事情不能不知道。忍真難,可是你要知道萬法皆空那就容易了。《般若經》上所說的,「一切法無所有,畢竟空,不可得」,你忍辱就成就了。前面我們才學過的,我空、法空,我是正報,法是依報。只有自性是常是一,十法界依正莊嚴非常非一,假的,不是真的。你要認真就生煩惱,你曉得是假的,隨它去,沒事,你就得自在。隨它去是隨緣,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。這個眾生是一切現象,眾緣和合而生起的。物質現象、精神現象、自然現象都是眾緣和合而生的,統統隨順,沒有計較,就是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。計是分別,較量是執著,我們講沒有計較就是佛經上沒有分別執著,你就得自在。所以心開意解,法喜充滿,你就得到,你雖然在世間,你享受的、你過的日子是佛菩薩的生活。飲食起居愈簡單愈自在,不要給自己添麻煩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三七二集)  2011/4/12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02-039-037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