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8月30日 星期日

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四八六集)

 


 惠能大師給我們做了個榜樣,最好的榜樣,他年歲並不大,二十四歲開悟的。他在黃梅八個月,五祖叫他舂米破柴,這八個月他修什麼,你能體會到嗎?他八個月在修定。別人修定是在禪堂裡面壁打坐,他修定是行住坐臥都是定,這是高級的禪定。動中有不動,身在動,心沒動,真禪定,所以你在形式上看不到,看不出來,這叫妙用。一般修定的人,你能說神秀禪師沒功夫嗎?他天天打坐,天天修定,為什麼沒開悟?身不動,心在動。心在動有時候自己並不知道,定的功夫不夠,所以不開悟。惠能大師一天到晚工作,努力的工作,因為他個子小,個子小舂米,舂米是踏碓,舂米力量不夠,怎麼辦?找個大石頭綁在腰裡讓身體重量增加。那個石頭現在還在,你們到韶關南華寺,還看得到,那東西還都在,當年綁在身上舂米的。他身在動,心不動,他的心確確實實就是這經上所講的「清淨平等覺」,人家修了八個月,清淨平等覺,別人看不出來。老和尚看出來,老和尚為什麼看出來?老和尚明心見性了,明心見性他什麼不知道!學過的知道,不學過的也知道,沒有一樣不知道。

 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四八六集)  2011/7/8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02-039-0486

 

 

 


你要不是真正深入甚深法藏,你沒有辦法宣說;自己深入之後,你這個善巧智慧就生起來,你能夠教人,能夠把每樁事情講清楚、講透徹。目的是什麼?目的是幫助他建立信心,他沒有信心,要幫助他建立信心,要幫助他建立願心,這個願在淨土就是願生西方極樂世界。他要是真能接受,要是真幹,這個人就得度,就成就了。你要是讓他真正發心真幹,你自己要不做出榜樣,他的信願是露水道心,露水,太陽一出來就沒有了。這就說他信心剛剛發很猛,幾天之後又被外頭環境所轉,又墮落,這種人太多太多了,不能怪他。李老師早年告訴我,有幾個人聽一次經就開悟,聽一部經就證果,沒有,所以才提出長時薰修。你想幫助別人,你一定還要做個好樣子給他看,他看到你真幹,他相信,他信心才不退。這個好榜樣太重要,特別是在現代,你不做出個好樣子,你跟人家講,不相信你,做出來,他相信。

 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四八六集)  2011/7/8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02-039-0486

 

 

 


我們今天迷了,迷得很嚴重,古人比我們覺悟,所以古人東西要跟我們現在相比,他比我們好,我們不如他。我們今天一般人講,現在人的科學技術超越古人,你這個話跟我講,我不承認。我為什麼不承認?這些科學技術古人都知道,他不願意發展,你問為什麼?因為付出的代價太大。科學技術發展到現在不過三百年,今天看到了,要付出代價,這代價是什麼?社會的動亂,地球的災變。如果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,核武戰爭、生化戰爭,這個戰爭一爆發,地球上至少要死一半的人數。現在地球是七十億人,一半差不多要死三十多億、四十億,這就是你付出的代價。所以老祖宗有智慧,不幹這個傻事。

 

現在飛越地球,繞地球一周一天的時間就夠了,人情味沒有了。你說在古時候,不要那麼遠,一千里路,騎個小馬車,馬車快,一天能走一百里。一千里路,我以台灣來說,台灣從南到北一千里,十天才到達,稀客!那個人情味多濃厚,走了十天才到。現在呢?一、二個小時就到,人情味沒有了。這就是什麼?時間是縮短了,人情味沒有了,這是你付出的代價。你有沒有能覺察得到?古人生活在詩情畫意的世間,這個境界我們永遠無法體會,感受不到,這真善美的感受沒有了。現在的感受是煩惱,然後你就想到還是古人高明,還是古人聰明,不發展,社會永遠是安定和諧,人民生活真快樂、真幸福。

 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四八六集)  2011/7/8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02-039-0486

 

 

 


科學技術發展到今天,就好像生活在兵荒馬亂之間,沒有安全感。人生在世間沒有歸宿,在從前有老家,現在哪裡有老家?老家是一個人的根,無論你遭遇到什麼苦難,老家支持你,老家是你一生的保障,現在沒有了。從前老家是大家庭,每一家都有祠堂,知道祭祀祖先,一年有好幾次祭祖,不忘根本,現在人沒有根本,真的是孤苦伶仃,苦不堪言。什麼造成的?科學技術造成的。科學技術在什麼時候,它有完全是正面的利益,沒有負面的?跟諸位說,你到極樂世界就看到了。極樂世界的科學登峰造極,只有正面,沒有負面,帶給人決定是健康的,帶給社會是和諧的,帶給山河大地是堅牢的、堅固的,不一樣。佛法裡頭有科學,尖端的科學,佛法裡頭有最好的哲學。

 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四八六集)  2011/7/8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02-039-0486

 

 

 

 

自己好學,嫉妒別人,這個學問是假的不是真的,孔子講得好,《論語》上有一句話說,「如有周公之才之美」,周公真了不起,有道德學問,孔老夫子一生最佩服的大聖人,「使驕且吝,其餘則不足觀也」。這人傲慢、吝嗇,吝嗇是指什麼?不肯成就別人,怕別人超過自己,這個吝嗇是講這一點,不是指別的。換句話說,就是嫉妒心,希望自己是世界第一,不願意別人超過,孔子說其餘則不足觀也,他是假的,他不是真的。真善,自己成就,希望別人都超過我,為什麼?聰明,別人都超過我,他們在造福,我在享福。別人都不如我,我好辛苦,我造福他們享,你說誰聰明?

 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四八六集)  2011/7/8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02-039-0486

 

 

 


 


古人,你看看中國從前做官戴的烏紗帽,那烏紗帽像樓梯一樣,前面一層低,後頭一層高,它是表法的。你做了官,這是為人民服務,你要記住,希望什麼?前面是自己,後頭是後人,後人要超過我。常常存這個心,希望別人都超過我,我這個水平是最低的,都超過我,這社會多美好。如果我是第一,別人都不如我,這社會完了,我今天做到最高峰,真可憐。怎麼辦?提拔下一代,培養下一代,全心全力把這個事情做好,第一功德。沒有比這個功德更殊勝,沒有比這個功德更大的,真實功德,最偉大的事業。釋迦牟尼佛不做官,釋迦牟尼佛不經商,說明他不要地位,他不要財富,他要的是什麼?提拔後人,栽培後人,成就後人,大德!所以大富大貴不如他,大富大貴,人誰知道?千萬年之後沒人知道。他做的這樁事情,千萬年後,人都記念他,都還崇拜他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四八六集)  2011/7/8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02-039-0486

 

 

 

 

人在這個世間要學謙虛、要學恭敬。一定要學聖人怎麼樣成就底下一代,全心全力幫助下一代,這樣我們這一生沒有白來,我們這一生過得有意義、有價值。雖然沒有爵位、沒有財富,他真有價值、真有意義,他這一生沒有白過。這是聖賢人表演給我們看的。

 

  周公有地位、有財富,他的哥哥是武王,帝王,他也是王子,文王的兒子。可是這個人謙虛,這個人接納別人的意見,什麼人去見他,他都平等對待,給他提出意見,不管是好是壞他都接受,他有智慧判斷可用、不可用,所以人人都願意親近他。念念為國家培養人才,輔佐成王,他的職位是太傅,成王的老師,他教什麼課程?教倫理道德。皇帝有三個老師,第一個是太保,太保教的是什麼?衛生保健,教這個;第二個老師是太傅,教你倫理道德;第三個老師叫太師,教你怎樣治國,齊家治國,教你這些學術,三個老師,三門課程。成王的太師,就是教他治國,治家治國的是姜太公,教倫理道德是周公,教衛生保健是召公,也是他的叔叔,小叔。周有成康之治,漢有文景,唐有貞觀、開元,這都是中國歷史上天下最安定,人民最幸福,社會和諧,所謂夜不閉戶,路不拾遺。

 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四八六集)  2011/7/8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02-039-0486

 

 

 


人生在世能活一百年的不多,時間很短促,要知道愛惜光陰,什麼最寶貴?光陰最寶貴。現在人也看重光陰,但是方向錯了,分秒必爭去爭錢、賺錢,去爭地位,都是名利。好學的人分秒必爭求學問,自利方便,求自利,方是方法,便是適宜,適當的方法,最好的方法是求學。「常欲廣說,志無疲等,正明利他」。論法無厭是利他,也就是說,自己學得的,喜歡跟別人分享。在古時候師道有尊嚴,要請法!所謂只聞來學,未聞往教。你親近善知識向他求教,他歡喜給你講;你要是說,我家環境比你好,你到我這裡來教我,他不來。為什麼不來?恭敬心不夠,誠敬不足,誠敬不足去了沒用處,你學不到。這個不是老師要擺架子,不是的,那你完全錯會意思。老師看學生,你能夠學多少,你能得多少,不在老師,在你的誠敬,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。沒有誠敬心,佛菩薩來教你都沒用處,你什麼都得不到。所以老師教人,是看學生的誠敬,看學生的稟賦他能學多少,我們今天講看學生的程度,老師從這兒決定的。

 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四八六集)  2011/7/8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02-039-0486

 


 



我在年輕的時候遭遇是非常的苦難,一個人到台灣,在台灣無親無故,生活非常艱難,自己也沒有學歷,有能力沒有學歷,今天這個社會是需要學歷的,我的學歷初中畢業,人家會給我什麼工作?最低層的工作給我,多苦、多可憐!我遇到的三個老師都是我意想不到的,他們教我特別照顧。憑什麼?我沒有給老師送一塊錢,沒有錢,老師教我的時候是義務,不收學費而且特別教。你看章嘉大師跟方東美先生,上課在哪裡?在他家裡,一個星期給我兩個小時,星期天。憑什麼?我自己那個時候感到很幸運,十多年之後我才想到,就憑我那一點尊師重道的心,誠敬。我還有那麼幾分誠敬心,這個對老師的誠敬是小時候父母教的,這一生就佔了這個便宜。沒有誠敬,老師不教你。

 

  我們本來不敢求老師這個教法,只是求老師准許我旁聽他學校的課程,他在台灣大學教書,我們想去旁聽他的課程就心滿意足。沒有想到他自己開口,不要我到學校去,告訴我:現在學校,先生不像先生,學生不像學生,你到學校你會一無所得。我當時聽了涼水澆頭,這老師不要了,所以我的表情當然很沮喪、很難過,他看到了。我們這樣坐了大概有五分鐘,他老人家說:這樣好了,你每個星期天到我家裡來,我給你上兩個鐘點課。這到哪裡求?作夢也想不到,我跟方老師學哲學是這樣學法的。雖然我們的學歷程度只有初中畢業,以後方老師的學生知道老師這麼對我,所以他對我們也就特別另眼相看。跟章嘉大師也是如此,一個星期見一次面,兩個小時,三年如一日,憑什麼?就是印祖所說的誠敬,還有幾分誠敬心,大概老師一生遇到學生,有這點誠敬心的不多。所以心量大,可以教的不能放過,要好好的幫助他、成就他。我們感激老師的恩,我們今天對年輕人可以教的,有誠敬心的,我們全心全力幫助他。過去老師幫助我,這才能夠讓正法久住,世世代代有人才繼續幹,續佛慧命。

 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四八六集)  2011/7/8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02-039-048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