幫助別人有時候緣不成熟,那畢竟是別人的事情,我們幫助的心念是真的不是假的。這對自己來說,不需要去費那些力氣,功德也圓滿了,這《楞嚴經》上說的,「發意圓成,圓滿功德」。我發心是真的,不是不幹,沒有緣幹,緣不成熟,所以是圓滿功德。要是緣成熟,自己還要操心,要盡心盡力去做;緣不成熟,功德圓滿,不要操心,也不要出力,怎麼不是好事!太好的事情,世間哪有這種好事!我們都沾上,對自己來說,六十年來,年年提升自己的境界,這個多快樂。就是夫子所說的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」;大乘教裡面講的「法喜充滿,常生歡喜心」,快樂無比。多少人看到我,都知道我是每天滿面笑容,歡歡喜喜,你歡喜什麼?歡喜的是煩惱愈來愈少,智慧天天增長,怎麼不歡喜!真正知道聖賢、佛菩薩的大道是出自於自性,它稀不稀奇?不稀奇,我也有,你也有。只是你迷失了自性,迷了,把智慧變成煩惱,把德相變成業障,把自己的法身變成這個肉身,把自己生活環境,本來是一真法界的,無量殊勝美滿的環境,變成三途六道。我們念頭一轉就恢復,不再幹傻事了。
文摘恭錄 — 淨土大經解演義 (第五六0集) 2011/8/2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:02-039-0560
放下,頭一個佛教給我們放下自身,不要認為身是我,這是頭一個錯誤,從這個錯誤一錯到底,你全錯了,身不是我。所以《金剛經》上,前面我們讀過,佛第一個就教我們把四相放下,「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」,這都是假的,你得放下。放下不是身放下、不是事放下,是心裡放下,事沒有障礙,事事無礙。你放不下,它就有障礙,有障礙就造業,沒有障礙不造業。我們這學了多少遍?總有幾千遍,得受用了。佛菩薩學的比我們遍數更多,他得的受用更大,他得的比我們更自在。理搞清楚、搞明白,我們的方向正確,我們每踏進一步,境界就提升一層。而且什麼?人人都一樣,釋迦牟尼佛講得好,一切眾生本來是佛、本來成佛,大家是平等的。你要執著這個假的東西當作真的,死都不放,這有什麼法子?你自己搞的六道輪迴,六道輪迴不是別人造的,不是上帝去設計的,不是閻羅王去施工的,不是,什麼都不是,你自己不善的念頭變現出來。善念變現出天堂,不善念變現三途,自作自受,你不能怪任何人,什麼人都不相干。
文摘恭錄 — 淨土大經解演義 (第五六0集) 2011/8/2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:02-039-0560
為什麼能和睦?他執著,我不執著,我不執著的人我能隨順他;他不能隨順我,他隨順我他就成佛了。我一切都隨順他,心裡頭不落印象,為什麼?不把這個東西往心上放,心乾乾淨淨一塵不染。經題上所說的「清淨平等覺」,我們的心永遠是清淨平等覺,能夠隨順別人,隨順別人又不染污,就是不受他的感染,這叫功夫。久而久之我們會影響他,他不會影響我們;他影響我,我就退轉了,我就又回去了。我不受污染,我就提升了,年年提升,月月提升,天天提升,這還得了嗎?這樁事情,什麼人都沒有辦法干擾你。所以諸位一定要知道,一個真正修行人在菩提道上是獨來獨往,誰都不能干擾。
文摘恭錄 — 淨土大經解演義 (第五六0集) 2011/8/2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:02-039-0560
一個真正修行人在菩提道上是獨來獨往,誰都不能干擾。釋迦牟尼佛八相成道,小乘有降魔,降魔是什麼意思?就是不受干擾。干擾的什麼東西?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、財色名食睡都在你面前示現,你動不動心?動心就干擾了。你不動心你就成就,你不動心你就是佛菩薩,你動心你還是凡夫。你不動心,不但脫離六道,十法界都脫離了;你要是動心的話,不但你出不了六道輪迴,你出不了欲界。六道裡頭三界,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,上面兩界你沒分,你只能在欲界打滾。為什麼?他沒有看破,沒有了解事實真相。所以了解事實真相比什麼都重要,才能幫助你真正放下。放下,對於佛菩薩的經教,你才真正能看得明白,真正能聽得懂。你不能放下,那就障礙,障礙什麼?障礙你看不明白,障礙你聽不清楚,只能在阿賴耶識裡面種一個佛法種子,利益就這麼多。什麼時候你能得度、你能成熟?那是來生後世,不知道有多長的時間。所以《金剛經》這四句話,對修學大乘的人來講,太重要了。
文摘恭錄 — 淨土大經解演義 (第五六0集) 2011/8/2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:02-039-0560
那我們的修行你就知道,什麼叫功夫?不受外面境界干擾叫功夫。外面境界現前,干擾產生的反應是什麼?喜怒哀樂愛惡欲,這是反應,你受它干擾了。這境界現在你面前你很喜歡,被干擾了,本來心像清水一樣如如不動,你怎麼起波動了?你起了喜歡,或者討厭它,又受干擾。喜怒哀樂叫七情,就是你受干擾的時候,肯定起這七種作用,喜怒;哀是悲哀,憐憫他,傷心了;樂,感到快樂,或者是憂,憂慮。喜怒哀樂愛惡欲,只要起這種反應,你就取相執著了,這是什麼現象?這是六道的現象。所以你有七情五欲,你出不了六道輪迴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最後那一剎那,念佛往生那一剎那你沒有七情五欲,你真去了;如果在那一剎那,雖然心裡念佛,還有牽掛,你就去不了,這是念佛人不能不知道的。我們念佛人唯一的目標就是希望往生,現在我們對於一切諸相要把它淡化,這個很重要,就是對它的取相執著愈來愈淡薄,我們走的時候真能放下。如果對於這些諸相還很濃厚的情執,到臨終時候佛不會來,為什麼?情執太重,情執是障礙。情執斷了跟佛才有感應,因為佛來接引,那一念是清淨心你就去了;那一念是染污的心就去不了,這就是念佛人多,往生人少。
文摘恭錄 — 淨土大經解演義 (第五六0集) 2011/8/2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:02-039-0560
往生沒有障礙自在走的,他訓練的功夫到家了,也就是他真放得下。我在前面跟諸位報告的,這是在舊金山甘老夫人告訴我的,他的先生是甘麗初,也是抗戰的名將,我知道他當過軍長,死了以後是追贈上將。老夫人晚年住在舊金山,她告訴我,她的一個好朋友,也是個老太太,念佛,往生自在,坐著走的。把遺囑,兒子、媳婦、孫子孝服,她統統自己做的,就是後事她統統都想到,都辦好,讓他小孩不要操一點心,在外國。沒有告訴任何一個人,什麼時候走的不知道,這是第二天早晨起來才發現她已經走了,真放得下。她見諸相非相,一絲毫情執都沒有,你看把後事自己料理準備,準備那麼好。在美國很孤單,這大家住過美國都曉得,年輕人都上班,老人在家裡,小孩小帶小孩,小孩大了送到幼稚園、送到學校去念書去了,老人就一個人在家。那一個人最好用功了,一心念佛,沒有人打閒岔;如果老人覺得這個很寂寞、很無聊,那就沒有法子了。老人真正學佛,這是求往生最殊勝的因緣。兒子把她接到美國來照顧家,固然他有他的用意,在美國請工人不容易,老太太到美國就是當工人用。老太太有智慧,這是念佛大好機緣,這是兒子真正孝順,可是兒子沒有這麼想,成就她,她真往生。
文摘恭錄 — 淨土大經解演義 (第五六0集) 2011/8/2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:02-039-0560
平常要放下,平常不放下,到臨時很難,那個臨終的時候生離死別,這是最痛苦的一樁事情,那一痛苦就到三惡道去了,極樂世界就沒分。所以一定要曉得,這個六道裡頭沒有一樣是真的,人與人之間一定要看作什麼?「一切眾生本來是佛」,大家都是佛。現在變成這個樣子是什麼?是業報,每個人的業不一樣。我們念頭這麼一轉,問題解決了,平等心現前,全都是佛。你過得苦一點,你的業障重;他過得快樂一點,他業障輕;他修善,你造惡,統統是佛,大家平等。一家人上上下下個個都是佛,你能作如是觀,你才懂得《金剛經》的義理,你才能把《金剛經》學會,讓它在日常生活當中起作用。這些,「皆彰此無相智慧。」
文摘恭錄 — 淨土大經解演義 (第五六0集) 2011/8/2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:02-039-0560
我們想想釋迦牟尼佛功德那麼大,距離我們(中國人的說法)三千零三十八年,留下來這些經典在全世界流通,多少人在學習,這就成就他的功德,這麼長的時間,這麼多人學習,都得到利益,全他功德。然後我們才曉得,好事、惡事,惡那個不善的行為、不善的念頭,這個裡頭兩句話說得好,「妄言我法俱空,恣行惡法」,這個榜樣表得不好。你在世間你有影響力,或是大富,或是大貴,或者是個有名的教授,乃至於現在所謂明星之流,模仿的人多,你要是個壞樣子,大家都學你,這學壞了,你阿鼻地獄去了,學你的人愈多,學你的時間愈長,你的罪就愈重。你要是表演個善法,好榜樣,學你的人多,學你的時間長,你在天上享福,福報大,時間長遠。所以要常常知道我們有多大的影響力,你的影響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,這個關係太大,不能不知道。
文摘恭錄 — 淨土大經解演義 (第五六0集) 2011/8/2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:02-039-0560
「惟以無我修一切善法,正所謂無所住而生其心」,《金剛經》上講的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。唐朝時候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在這一句裡頭開悟的,五祖忍和尚給他講《金剛經》大意,講到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,豁然大悟,就見性了。見性見到什麼?前面所說的「見諸相非相,則見如來」,惠能大師在這一句裡頭見性了,真的見到諸相非相,他見如來了。後頭有一句「而生其心」,這是大慈大悲,生什麼心?生普度一切苦難眾生的心。你「即得無上菩提」,這個心一發,你就證得無上菩提,無上菩提是智慧,圓滿的智慧,一點障礙都沒有。由此可知,圓滿智慧之所以被障礙,被什麼障礙?自己小心量障礙了,只圖自己不想別人,障礙你的智慧不能現前。一反過來,自己沒有了,統統是為眾生,自性的智慧立刻就出來。這就是古人講的量大福大,我再加上量大慧大,福慧多大!量小,福就小、智慧就小,智慧小,煩惱就多,福要是小,疾病就多,煩惱多,不如意的事情多,不就是這個情形嗎?全都是自己念頭在轉,與外面境界毫不相關。這些道理,你說能不懂嗎?真聽懂了,真學明白了,世間還有什麼東西比這個更可貴!功名富貴是假的,帶不走的,這種智慧、福報是可以帶得走的。假的東西應該放下,即使不放下,也不要太在意;真的東西要抓住,這個福報是稱性的。稱性的福慧真的是取之不竭、用之不盡,是你生生世世永恆的福慧。
文摘恭錄 — 淨土大經解演義 (第五六0集) 2011/8/2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:02-039-056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