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9月13日 星期五

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八六集) B


  成佛之道,最容易走的,最穩當、最直捷、最快速的,無過於念佛往生極樂世界。這條路,善導大師說得好,人人走得通,貧富貴賤、男女老少,人人都能成就。所謂「萬修萬人去」,就是這部經上所說的,依照這部經的理論方法去學,個個都能往生,生到極樂世界個個都得到圓滿的成就。時間快速,三、五年決定可以拿到手,比現在一些國家辦移民時間還要短。我們移民到極樂世界,辦這個手續一般是三年就成功了,拿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公民,不是永久居留,是公民。極樂世界的公民,三年可以拿到,為什麼不幹?為什麼要留戀這個悲慘世界,這麼痛苦的世界?你能說你聰明嗎?你能說你有智慧嗎?這個觸事有餘,常無不足,我們就了解了。三、五年的時間在這個世界上,與這個世界上一切眾生和睦相處,他們要爭的給他,他們要求的給他,我們到極樂世界去。這個世界一切的一切全帶不去,帶不去的贈送給他們多好,好事情,全布施掉;統統布施掉,換句話說,遍法界虛空界你統統都得到了。你這裡不肯捨,極樂世界得不到;這個地方肯捨,叫捨得,你全都得到了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八六集)  2011/2/17


 

 
 
「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」,這他做到了,他每天晚上過夜都是臥在地上。不過佛是坐,他不是臥,佛在樹下打坐,弟子們個個也都有這種禪定功夫。下面說「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」。這是真的,不知足的人,他有再高的地位、再大的財富都不知足,還想多,所以他有苦惱,他有煩惱,求不得苦。求不得苦會給你帶來老病死苦,你焦慮,你煩惱、煩躁、心情不安,他的日子就過得很辛苦。

「不知足者雖富而貧,知足之人雖貧而富。」擁有億萬財產,天天還想著賺錢,他是窮人,窮人才需要操這種心;知足的人,一個月能賺一點點錢,可以過生活,滿足了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八六集)  2011/2/17


 

 

知足的人,一個月能賺一點點錢,可以過生活,滿足了。我在印尼,印尼我去了十一次,朋友很多。每一次我們車在街道上行走,印尼交通堵塞很嚴重,車停在那裡就看到乞丐,乞丐他們是排隊的,很有秩序。我看到乞丐,他問人要錢,拿到印尼盾一萬盾,他一天能討一萬盾,一萬盾相當美金一塊錢,他這天生活沒問題了,他就不排隊,走了,那位置讓給別人。知足!我很受感動,他不多要,我今天生活能解決行了,用不著再站在那裡排班,不用了。

印尼的人民多半都是這樣的,工作、生活能過得去,他不想工作,他去玩去了,到沒有錢吃飯的時候再去找個工作,工作一、二天。所以雇主,雇他們的人,錢是一個星期發一次,他不能一個月發一次,一個月發給他,至少兩個星期他不來上班,他不來了,他要把錢花光,沒有了,他才會來。這是什麼?知足,所以他常樂。印尼人之樂不是外面人能想得到的,外面人是擁有高官、擁有財富為樂,他們不是的,他們那些東西都不要。所以他們的樂趣,中國古人能夠體會到,現在人體會不到,連他們天天出來討乞的乞丐都快樂。很難得的一個國家,我們一般認為這個國家窮,這個國家落後,你不知道這個國家人真快樂。少欲知足,知足之人雖貧而富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八六集)  2011/2/17

 


 

「又《法華經勸發品》云:是人少欲知足,能修普賢之行。」這個行念去聲,念橫,念橫當動詞,念行是名詞。由此可知,修普賢十大願王,這個十願要能兌現,不是少欲知足的人他做不到。少欲知足,這種人有愛心,他遇到事情能讓,他不爭,這人有德行。所以他能夠一切恭敬,這禮敬諸佛;他能夠稱讚如來,棄惡揚善;他能廣修供養,雖然財力、物力不多,他有一分真正供養的心;他能夠懺除業障,知道請轉法輪、請佛住世,他知道。一般富貴人為什麼不知道?富貴人迷了,認為講經說法、仁義道德與我不相干,他把名利、財富放在第一位,是他人生的目標,好像活在世間就是為名聞利養而活的,其他的他不懂。只有少欲知足的人他才知道道德的可貴、覺悟的可貴、和睦的可貴,他知道這些,所以他能修菩薩行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八六集)  2011/2/17


  

 
 
我們今天學得這麼辛苦,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都沒有把握,原因在哪裡?我們對這個世間沒放下,還是有強烈的欲望,不能離開這個世間,所以對極樂世界的信息就相當的渺茫。我們在年輕時候,也有四、五十歲,請教一個老和尚,修行還聽說很不錯的,我們向他請教,老和尚,他修淨土法門,「你往生有沒有消息,有沒有把握?」他搖頭。我們覺得應該不錯了。老和尚講真話,為什麼?沒有徹底放下。建立道場為什麼?別人的寺廟建得比我大、比我莊嚴,我不如他好像沒面子。這是什麼?面子沒放下,尊嚴沒放下,這是大障礙!所以跟極樂世界線沒連上,有障礙。這都是講要少欲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八六集)  2011/2/17


 

 

下面再講知足,「云何菩薩知足?得一切種智,是名知足。」一切種智是什麼?圓滿的智慧,無所不知、無所不能,叫一切種智。一切種智是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,不是從外頭來的。知足,知足就不再求了,到此為止。我們現在也是第一要知足,知足什麼?我們得到淨土了,我們得到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,是名知足,你就應該叫知足。你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,恭喜你,你決定往生淨土,往生淨土你決定成無上菩提,肯定的。不知足,我還要學這個、學那個,就把你的功夫破壞,把你的信心擾亂,你往生極樂世界上面打了個問號,可能去也可能你不去,你去不成。如果你是知足,那你決定去,這問號就沒有了,決定去,沒有不去的。  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八六集)  2011/2/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