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10月7日 星期一

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九0集)


下面的話,「菩薩若有人來起發瞋恚亦忍,不起發瞋恚亦忍,是名菩薩不逼惱忍」。別人逼惱我們,要忍,我們絕不逼惱別人,無論在什麼情況之下,絕不要傷害別人。別人傷害我,原諒他,知道他為什麼會這麼想,為什麼會這麼做,沒有人教他;或者有人教他,他煩惱太重,業障習氣太深,雖有人教,他沒有辦法學。這從哪裡看?要從根本上看,習性的根本,不是本性。他不孝父母,不尊重聖賢,不愛自己,這人可憐,佛經上常講「可憐憫者」。對可憐憫者就不能計較,計較什麼?你太過分了,你怎麼可以對他計較,你要原諒他。他這一生所造的行業,果報在三途。所以真正明白人,有德行、有智慧的人,肯定是憐憫這些眾生,他對我做出嚴重的傷害,我也不會跟他計較。或者說這個人受過教育,學佛學得很好,講經說法聽眾都讚歎,他要發了脾氣,拳打腳踢,這怎麼解釋?雖然他學得很好,他沒有根,他沒有本,那你就得原諒他。學得再好,沒有根、沒有本,境界現前還是容易衝動,還是容易發作。根深蒂固的人,他能承受得了;沒有根,修的時間再久,他再用功,精進不懈,都很難應付外面境界的誘惑。能在外面境界裡頭真正不起心不動念,心如止水,這個人道業幾乎成就了。你要是明白這個道理,了解事實真相,才知道古聖先賢、諸佛菩薩為什麼那麼重視根本的修學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九0集)  2011/2/19


 
  
 

能在外面境界裡頭真正不起心不動念,心如止水,這個人道業幾乎成就了。你要是明白這個道理,了解事實真相,才知道古聖先賢、諸佛菩薩為什麼那麼重視根本的修學。

  我們現在人都認為這個無所謂,《弟子規》學它幹什麼,小孩的事情,學不學沒關係。我們學五戒十善,可是五戒十善學了很多年,一條都沒做到。不是不想學,真想學,就是做不到。這什麼原因?沒根。五戒十善的根本就是《弟子規》跟《感應篇》,而我們對於根本確實沒有意願去修學,好高騖遠。我們眼睛看到頂尖,下頭無根。這個不能不知道,不能不認真的去補習,把這個過失補起來。世出世間一切法,大根大本就是孝敬這兩個字,淨業三福頭兩句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」,這兩句話講一百個小時都講不完,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教,沒離開這兩個字,他做到了,他能說能教,我們沒有做到,教學沒人來跟你學,道理就在此地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九0集)  2011/2/19





 
 
眼前苦難眾生比過去不知道增長多少倍,他們需要佛法,需要真正的佛法,他們需要榜樣,弘法的人要像釋迦牟尼佛、像孔子,身教重於言教。所以身行言教,先要做到。淨宗如果真的能發揚光大,能延續長遠,我們要做到什麼?我們要做到三福、六和,淨業三福、六和敬,三學、六度、普賢十願,做到才行,你才是真正淨宗大德,你給所有修行人做榜樣,然後這些人來向你請教,你再講解給他聽。這五個科目我們提出來至少有三十年,這三十年中有沒有人照做?有,不在我們面前,我們沒有見過。如果沒有人真照做,今天的淨宗就得不到諸佛護念、善神擁護,就得不到。有二、三個人真照做了,我們全沾他的光。我們沒有感恩的心,還有怨言。為什麼?我們得的福報太少。我們自己的果報清清楚楚、明明瞭瞭,將來到哪裡去,不能夠怨天尤人,全是自作自受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九0集)  2011/2/19


 


 
 
這個誓言,發誓願言,我當作佛,往生就是成佛。於一切生死淤泥中,淤泥是比喻,比喻這個道難行,為拔諸苦眾生。我們求學為的是什麼?為的是幫助苦難眾生,我們自己不能吃苦,怎麼能幫助苦難眾生。在大苦大難當中不生瞋恚,沒有後悔,不畏苦難,勇猛精進。後面三句話說得好,「若我不忍,尚不自度,況利眾生等」。我自己要不能夠忍,這個忍擺在我們面前,ㄧ個就是持戒,ㄧ個就是要吃苦,以戒為師、以苦為師,這兩條做到,才能真正利益眾生。苦自己受,樂給別人,這叫行菩薩道,你所在之處大家服你,你真正能照顧別人,真正能利益眾生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九0集)  2011/2/19


  

 
 
「法藏菩薩滿足諸忍,故云忍力成就」。念老在這一段裡頭把十忍節錄下來,提供給我們做參考,這他老人家的苦心。因為佛在經上說過「一切法得成於忍」,修學不能成就,第一個因素就是你不能忍。早年我在台中求學,遭遇的逆緣很多,不忍就不能成就。環境再惡劣,別人輕視你、毀謗你、侮辱你,都要接受。要是不接受,發個脾氣,離開了,我們學習的機緣就斷掉。到哪裡去學,到哪裡去再找一個像李老師這樣的老師,找不到了。縱然有,他不肯教你,得老師肯教。所以我在台中當時,幾個關心我的、照顧我的人,我給他表態,只要李老師沒有讓我走,任何人給我苦難我都接受,我決定不走,我要是學成我自然會走,我沒有學成我不走。我在台中住滿十年,最後學了一部《華嚴經》我才離開。離開,我在台北講《華嚴經》,第一次,我記得那ㄧ年是民國六十年,我在台北第一次講《華嚴》。所以這個成就是很大的忍耐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九0集)  2011/2/19

 


 
 
學習的心態,真誠恭敬,學業是附帶的,德行是第一。所有這些障難我都感恩,為什麼?他們在考驗我,我是每ㄧ關都順利通過。我也看很多同學,有人到台中來親近李老師,老師一個星期上一堂課,ㄧ個星期講ㄧ天經,換句話說,佛教正規的活動兩次。講經是兩個小時,兩個小時有翻譯,實際上是一個小時,教學ㄧ個星期一次,三個小時。換句話說,ㄧ個星期佛學課程實際上是四個小時。有很多人到台中住ㄧ、二個月,三、四個月,走了。為什麼?時間太少了,要在這裡住很長的時間,他受不了,走了。不走的只有我ㄧ個。我為什麼不走?老師ㄧ個星期四個小時,對我來講非常適合,我統統能把所學的東西消化掉,他要ㄧ個星期講十個小時、二十個小時,我消化不了,這是真的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九0集)  2011/2/19


 


 
 
(李炳南)老師ㄧ個星期四個小時,對我來講非常適合,我統統能把所學的東西消化掉,他要ㄧ個星期講十個小時、二十個小時,我消化不了,這是真的。

所以我聽ㄧ堂講經,我準備的工作至少十個小時,聽經之前做預備工作。我自己先看,先找這些參考資料,仔細看ㄧ遍,然後再聽老師講,他講的跟祖師大德的註解,有哪些相同,有哪些不同,他為什麼要這樣講,揣摩這些意思。換句話說,我每個星期學習的有所得,法喜充滿。他們學習跟我不一樣,只是去聽講經,寫筆記,我不是這樣的。老師知道,他不許可我寫筆記,聽講的時候專心聽就夠了,用不著寫筆記。為什麼?境界年年不相同,你今年寫的筆記,到明年境界提升了,這筆記完全沒用處,浪費很多時間,也分心了。就是專注去聽,聽懂的就懂,聽不懂不要去研究,ㄧ直聽下去,清淨心慢慢形成,清淨心生智慧,你聽經有悟處,這個重要。

  講台上不是依樣畫葫蘆,依樣畫葫蘆是教初學的。訓練他什麼?就是訓練他忍耐,訓練這個字。不准你發表自己意見,老師怎麼講,你就怎麼講,訓練你的耐心。要知道教學的義趣,真正能忍耐,你就得好處。這是古人所說的,世出世法,不能忍耐就不能成就,「一切法得成於忍」。

文摘恭錄 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二九0集)  2011/2/19